今年以来,江油市龙凤镇紧抓乡镇抓经济发展激励试点契机,坚持以工业经济发展为主导,以对上争取和招商引资为重要抓手,努力在扩增量,促存量上下功夫,大力发展具有龙凤特色的镇域经济,镇域经济发展势头强劲。
一、把准组织引领“前端”,聚合发展力量。高标准明确目标、细化任务、压实责任,确保试点工作有序推进、有的放矢。一是“主攻方向”引领牵动。坚持因地制宜,立足区位特点、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实际,锚定打造“绵阳一流百亿级乡镇工业集中区”发展目标,确定将推动工业经济快速发展作为试点主攻方向,整合资源,全域统筹规划建设,持续加快项目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二是“责任清单”管理促动。围绕绵阳9条激励政策和江油6条激励措施,按照“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的要求,建立72项2023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清单,逐项落实牵头领导、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挂图作战、按图督战,推动各项重点任务落地见效,确保高质高效完成全年目标。三是“工作专班”激励推动。组建乡镇抓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党政主要领导担任总负责人,下设3个工作专班,由相关班子成员分别担任各专班具体负责人,探索实施“周例会、月小结、季分析”制度,统筹解决发展过程中的各类需求,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前抓、职能部门具体抓”的工作机制。
二、压实项目牵引“中端”,蓄积发展动能。抓牢项目招引“生命线”,不断创新工作模式,以招引好项目、服务好项目、建设好项目为杠杆,实现产业模式、营商环境、招商效率新突破。一是创新招引方式。变“单打独斗”为抱团联动,采取上挂锻炼、乡情招商、“政府+协会”招商等方式,定期举办“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派出2名干部上挂争取,与绵阳绿色建筑协会合作开展委托招商,不断提升招引实效。二是强化项目服务。建立项目前期代办专员制度,选派20余名干部作为代办员,为招引项目对接、落地、建设、投产提供“保姆式”服务。项目签约落地后,由前期代办专员一对一、面对面指导和帮助企业办理环评等前期手续,同时每周至少深入重点项目不少于2次,及时宣传惠企政策,收集掌握并协调解决困难、问题,全力为招引项目“加速”“护航”。三是盘活闲置资源。全面清理,集中力量开展“腾笼换鸟”“借壳生蛋”专项行动,充分利用闲置厂房及土地打造新的招商引资载体,盘活闲置土地200余亩,厂房8000余平方米。截至目前,招引投资5亿元项目1个、亿元项目1个、2000万以上项目2个。力争全年引进投资5亿元项目2个、亿元项目3个、2000万项目5个,上争配套资金4亿元。
三、激活工业引擎“终端”,提升发展“速度”。聚焦经济高质量发展终端见效,坚持以工业经济发展为主导,切实做到扩增量、优存量、强变量,筑牢镇域经济发展产业支撑。一是稳步提升工业质效。组建项目推进和企业服务“两个专班”,实行“五个一”工作机制,工业指标持续向好。上半年,规模工业总产值完成进度105.8%,超额完成“双过半”目标任务,税收2736万元,增长16.9%。力争全年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35亿元、增长27.7%,实现税收5000万元,增长24.7%。二是加快推进项目建设。深入实施“项目落地攻坚年”行动,推行“事不过夜、日结日清”项目建设模式,动态跟踪、解决在建项目的难点堵点问题,先后帮助总投资11.5亿元的交建集团交通产业智能建造和富临绿色装配式等项目解决手续办理、水电等问题21项,保障了重点项目建设进度。1-7月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4亿元,增长16.5%。力争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5亿元,增长20.4%,连续6年保持固投5亿元以上高位运行。三是夯实做优承载平台。结合实施“乡村振兴八大专项行动”,持续加大工作经费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支持力度,采取PPP模式,先后投入5.4亿元推进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项目,构建“五纵四横”骨架路网,完善水电气、垃圾中转站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新建道路13.5公里,改建道路3.5公里,新增可开发集中连片三类工业用地4500余亩。